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隆冬时节,走进位于柴汶河附近的新泰城南污水处理厂,占地约80亩的偌大厂区内显得有些空旷,除了遍布厂区的葱茏绿植,地上只能看到一座办公楼和用于巡检维护的综合处理间,而所有污水处理设施全部“隐身”于地下。
“这是泰安第一座半地下式污水处理厂,与传统地上污水处理厂相比,打破了各环节间的间隔,将预处理池、生物池等集约布置在地下的箱体中,可节省用地50%,同时有效防止臭气、噪声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由于采用MBR膜生物反应器等先进工艺,出水水质高、污染物去除率高,现在出水可达地表水准IV类排放标准。”城南污水处理厂运营负责人时东新说。
新模式的探索,最大的受益者还是周边居民和城市治理。时东新告诉记者,城南污水处理厂主要收集新泰市城区东部区域、滨湖新区及汶南镇、东都镇部分区域的污水,日处理能力可达5万吨,污水处理后的再生水可全部用于园林绿化、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农业灌溉和柴汶河湿地公园景观补水,进一步提升了柴汶河水环境生态功能,推动黄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提升。
污水全处理,城市更美丽。如今漫步泰城,湾湾清流,潭潭碧水,畅游的鱼儿,嬉戏的白鹭,处处透露着生态之美。近年来,泰安着力提升市域水环境质量,全面优化泰城雨水污水管网,对城区范围内雨污水主次支管进行全流域普查,统筹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完成泰城38处雨污混流点位改造,完成6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达98%,进一步夯实了“水清岸美”的城市水生态本色。
“通过开展泰城水环境‘一张网’建设,积极探索水环境治理所涉及的城市排水‘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城市排水防涝体系等工作的‘最优解’,有效解决了城区污水直排、雨污混流等问题,全面提升污水收集效能,增强排水防涝能力,推动碧波清流、水鸟翔集成为群众能切身感受到的‘城市生态福利’。”泰安市城市管理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公维刚说。
污水治起来,乡村靓起来。在乡村,我市按照“整县推进”的思路,以“低成本、易管护、效果好、群众认可、就近就农实现资源化利用”为原则,稳步推进生活污水治理,针对每村具体情况,“量村定制”方案,利用分散处理就地利用、纳管处理、建设污水处理站和集中拉运等治理模式,有效破解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难题。目前,我市3339个行政村全部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黑臭水体实现动态清零。
在肥城市孙伯镇,为不让污水“抹黑”幸福家园,镇内结合实际,投资建设镇驻地污水收集处理项目,铺设污水收集管网38公里,覆盖孙东、孙西两个村以及莲花峪、琶山、刘庄等驻地社区,生活污水经污水站处理后再经潜流湿地净化,其水质可达到地表Ⅳ类标准,最终排入孙伯河,汇入大汶河,有效改善水生态环境。看着村内的变化,孙伯镇孙西村村民朱建民颇为感慨:“以前废水只能排到家门口,现在都有了污水管道,做饭、洗衣服的水直接经过管子淌到污水处理站去了,生活方便多了,房前屋后也干净卫生多了。”
建好是起点,管好方能长远。“对已完成治理任务的3339个行政村,我们将持续开展‘回头看’工作,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后期管护工作,让污水治理设施真正发挥效应,同时督促各县市区落实巡查工作制度,定期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抽查检测,防止返黑返臭,扎实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后半篇”文章,切实巩固提升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市生态环境保护控制中心信息统计科科长、市生态环境局乡村生态振兴专班负责人杨文通说。
记者: 李皓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