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中华视窗

咨询热线

400-123-4657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为什么日本要直接排放核废水?三个要点告诉你

添加时间:2024-02-08

/

日本政府计划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排放到海洋中,该决定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担忧。

福岛第一核电站内存储了目前最高级别的核污染水,日本政府表示将通过建造多个储存罐对这些水进行处理,预计约需14年才能将近137万吨的核污水完全排入海洋。

核污水处理方案_核污水管理_核污水监测

核污染水是在福岛核电站事故后,为防止堆芯熔毁所采取的安全措施产生的,其中包括安全屏障、注入海水、过滤和冷却等处理方法。放射性物质不断释放到海洋中,并随洋流向北漂移,进入海洋生物体内,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

国际社会普遍关注这一问题,担心核废水排放对海洋生态环境和周边国家的影响。一些专家认为,排放后的56年内不可能完全消除放射性物质,其对人类的健康可能带来长期的损害。

针对这一问题,一些专家建议日本政府在排放前制定长期计划,以减少核废水对海洋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同时,国际社会呼吁中国等周边国家采取积极行动,推动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加强核安全合作,进行全面客观评估并做好应对准备,加强环保教育和意识,并建立国际合作机制以维护海洋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安全。

总之,日本计划将福岛核电站的核污染水排入海洋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担忧。关注人士呼吁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并加强国际合作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安全。

在这个事情中,有三个要点值得深入探讨。

日本选择了一种成本最低但危害最大的核废水处理方式

一般而言,除了核废水有三种方式,分别是:

1. 浓缩与质量稀释

这种方式通过浓缩核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减少排放体积,然后将浓缩后的核废水与大量的海水混合,以实现质量稀释。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减少了排放的体积和浓度,降低了对环境的直接影响。然而,质量稀释并不能完全消除放射性物质的存在,且核污染物可能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累积,对生态系统和食物链可能产生潜在影响。

2. 陆地储存与处理

这种方式将核废水储存在陆地设施中,通过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方法,将放射性物质从水中去除或减少到安全水平后再进行排放。这种方式可以更彻底地处理核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然而,储存和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需要长期监测和管理,并且可能引发社会争议和公众担忧。

3. 海洋地层封存

这种方式将核废水注入到深海地层中,通过地层的吸附和吸收作用,将放射性物质长期封存在地下。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将核废水安全封存,避免了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直接影响。然而,封存地层的选择和评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确保地层的稳定性和封存效果,避免地下水和地壳的污染。

综合对比哪种核废水处理方式成本最低和最安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成本和安全性评估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具体情况、技术可行性、运营要求、地理环境等。不同的情况下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下面是一个大致的综合对比:

综合来看,第一种方式即浓缩与质量稀释方式通常具有相对较低的成本,但环境危害性最大;陆地储存的方式环境危害性最低,但成本最高。

日本政府计划采取的核废水处理方式是浓缩与质量稀释,也就是说,日本选择了一个对他们而言最省钱,但对全球环境危害最大的一种方式,通过损害全球环境为代价来降低日本公司的处理成本。

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日本计划排放核废水对海洋环境的具体影响涉及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影响和其潜在程度的专业系统分析:

核污水监测_核污水管理_核污水处理方案

1. 生物多样性影响

排放核废水可能对海洋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放射性物质的释放和扩散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各类生物、包括植物、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鱼类等产生影响。它们的生存、繁殖、生长和迁徙等生态过程可能受到干扰。具体影响的程度取决于排放核废水的规模、放射性物质的浓度和生物对放射性物质的敏感性。影响范围可能从排放点周围的局部区域扩散到更远的海域,取决于海洋环流和生物运动。

2. 食物链和生态平衡影响:

核污水监测_核污水管理_核污水处理方案

核废水排放可能对海洋食物链和生态平衡造成影响。放射性物质可能进入食物链,并逐级富集,从浮游生物到鱼类、海洋哺乳动物和鸟类等。这可能导致食物链上层的生物体暴露于更高浓度的放射性物质,进而影响生物体的生存、繁殖和健康。具体的影响程度取决于放射性物质在食物链中的累积过程、生物体对放射性物质的吸收和转移,以及生物体的耐受能力。不同物种的敏感性和生态位在影响程度上可能存在差异。

核污水监测_核污水管理_核污水处理方案

3. 渔业资源和食品安全影响:

核废水排放可能对渔业资源和食品安全产生影响。放射性物质的存在可能导致海产品中放射性污染物质超过安全限值,从而对渔业资源和食品供应链产生负面影响。这可能引起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具体影响的程度取决于排放核废水中放射性物质的浓度和海产品中放射性物质的累积程度。海洋监测和食品检测的有效性以及相关的监管措施对于保护渔业资源和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国际社会难道就对日本没办法?

既然危害这么大,那国际社会就只能眼睁睁看着日本肆无忌惮的排放核废水而没有办法么?除了抗议以外,有没有实际能够管制日本此举的措施呢?

1、在国际社会对日本提起诉讼

需要指出的是,日本排放核废水的行为,是明显违背相关的国际法和国际公约的。具体来看:《海洋污染公约》(),这是国际海洋组织(IMO)制定的公约,主要针对海洋环境的污染问题,就有明确的规定。其中第4条:禁止排放有害物质,包括放射性物质;附录Ⅲ:针对有害液体物质的污染。

《国际海洋法公约》(,:这是规范国家之间海洋事务的主要公约。第192条:规定国家有责任保护和保存海洋环境。第194条:要求国家防止海洋污染和减少污染源。第211条:要求国家采取措施防止辐射污染。

《核能安全公约》:这是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制定的公约,旨在确保核能的安全和保护。第18条:要求各国确保核设施和核活动的安全性。第19条:要求各国在核活动中减少辐射危害。

如果日本执意要向海洋排放核废水,一种方案是起诉日本,如果国际社会对日本核废水排放问题要提起诉讼,一个可能的选择是向国际海洋法院( for the Law of the Sea,简称ITLOS)提起诉讼。ITLOS是负责解决涉及国际海洋法的争端的专门机构。以下是一个具体的流程:

提交诉状:国家或国际组织可以向ITLOS提交正式的诉状,详细说明争议的事实、法律依据和请求救济的具体要求。

接受案件:ITLOS将评估诉状的合法性,并决定是否接受案件。如果案件符合ITLOS的管辖范围,它将接受案件并进入后续程序。

临时措施:在案件受理期间,当事国可以申请临时措施,要求ITLOS作出临时决定以防止不可逆转的伤害。ITLOS将评估申请,并决定是否授予临时措施。

审理过程:ITLOS将安排审理过程,包括双方的陈述、证据提交和辩论。双方将有机会陈述其观点,并提供相关证据。

判决结果:ITLOS将根据听证会的证据和论证作出最终的裁决。裁决结果对当事国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都应遵守并执行。ITLOS的裁决结果对于相关国家具有约束力。

当然,日本大概率会耍赖,或者拒不应诉,败诉了也很可能拒不执行。但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的,这会给日本形成新的压力,有助于塑造国际社会对这个事情的认知。更重要的是,这为后续的行动提供了一定的国际法基础。

2、经济索赔

日本大概率会不顾国际社会反对而一意孤行,那等几年之后,相关国家完全可以因为这个事件的损失向日本提出经济索赔。

在经济索赔之前,需要建立好证据链。其中,关键的一步是,建立一个评估模型,分析随着时间的发展日本排放的核废水对全球不同区域的影响情况以及带来的损害。

以下是一个初步的评估模型的框架,供参考:

数据收集和分析:收集福岛核废水的排放数据,包括放射性物质的浓度和排放量。收集全球海洋环流和洋流模型的数据,以了解放射性物质在海洋中的传播和迁移路径。收集不同海洋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食物链数据,以评估生物的暴露风险和潜在影响。

放射性物质传播模拟:基于海洋环流和洋流模型,模拟核废水中放射性物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播路径。考虑放射性物质的衰变和降解过程,以预测其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考虑不同海洋生态系统的特征,如深海、沿岸和珊瑚礁生态系统,以模拟放射性物质在不同区域的影响。

影响评估:结合放射性物质的浓度和不同生物对放射性物质的敏感性,评估不同海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暴露风险。考虑食物链传递和生物累积过程,评估放射性物质在食物链中的传递和影响。根据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的特点,评估不同区域的生态影响和食品安全风险。

不确定性和灵敏度分析:对模型中的参数和假设进行不确定性和灵敏度分析,以评估模型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健性。考虑不同假设和不确定性源,如排放数据的准确性、生物响应的变异性等。

拿到具体的证据之后,再结合先前对日本起诉的一些国际法基础,就可以对日本提起大规模经济索赔。当然,日本大概率还是会耍赖。但我们的目标并不是真的让日本赔多少钱,而是通过一系列的行动来塑造国际社会对这件事情甚至日本的认知,进而向日本施压。这也将是在其他议题上跟日本谈判时,一个很有分量的筹码。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邮箱:admin@kakqq.cn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4 中华视窗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ICP备案编号:粤I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