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纵观近两年的中标项目,会发现PPP模式已逐渐淡出舞台中心,取而代之的是EPC以及其演化出来的EPCO模式。今年7月份的数据显示:
“我们在水处理领域中标了24个亿级订单,主要是EPC、EOD项目,其中EPC(EPCO)项目有11个,占比近50%!”
面对行业内如此频繁出现的现象,很多人可能会感到疑惑——“EPC模式又复活了吗?”
水处理EPC模式再度兴起,原因何在?
为什么说“又”呢?因为“考古发现”表明,在PPP之前,EPC是水环境治理的主要模式。但后来,随着“水十条”、“PPP实施意见”等政策的出台,政府开始大力推行PPP,EPC自然沉寂了下来。
中国有句古话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随着PPP项目在推进和实施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及各类原因,EPC模式再度兴起。
对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水处理EPC项目占比上升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原因:
第一,从目前的现实来看,EPC较PPP具有诸多优势,例如时间成本较低,不需要繁琐的PPP流程;不受“财务承诺”10%红线限制;有效规避提款风险;可控性强,建设周期短,见效快等……
第二,为了活得更好,水处理企业更青睐EPC等轻资产模式。如果说国有企业的优势是资金和资源,那么民营企业的优势就是技术和应用能力。在当前水处理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发挥自身优势,回归轻资产模式或向轻资产模式转型,专注于技术研发升级和项目运营管理。
第三,EPC模式在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中的适用性很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1)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周期长,涉及专业多,采用EPC管理模式,可使多专业在项目建设中深度交叉,减少冲突,同时设计施工一体化,可大大缩短建设工期;
2)污水处理工艺种类繁多,新工艺、新技术发展迅速,应用EPC管理模式可以针对不同地域、不同水质,整合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法,同时充分发挥总承包商自有专有技术、专利技术,推动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
3)污水处理工程一般为市政基础设施项目,采用EPC管理,可节省投资、缩短建设工期,减少政府部门和投资者的管理工作和管理成本,使业主方只对项目目标进行监督和验收,从而达到工程建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双赢的效果;
4)随着国家提出优先推行投资项目EPC模式的思路和趋势,各行业的项目建设必然会涉及到该模式,因此污水处理项目建设采用EPC总承包模式是一种发展趋势。
EPC项目如何控制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
EPC模式是将设计(Engineering)、采购(Procurement)、施工(Construction)、试运行等过程融为一体的总承包模式。
在固定总价合同框架下,总承包商负责从项目设计阶段到采购阶段、施工阶段、试运行阶段对承包工程的造价、质量、工期、安全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管理。
对于总承包商来说,EPC项目的利润率往往取决于成本控制水平。原因在于:第一,EPC项目的合同总价一般较高,增加了总承包商的利润率;第二,业主几乎不参与项目的具体实施,总承包商的发挥空间很大,更利于全过程的成本控制。
因此,水处理企业若想在EPC项目上实现利润最大化,就需要对项目各个阶段的成本影响因素有更加清晰的了解。
1、设计阶段如何有效控制成本?
目前EPC项目大多为“边设计、边施工”,虽然设计阶段的支出只占总造价的2.5%~5%左右,但对其他阶段的造价控制乃至项目总造价控制都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
此外,设计结果不仅决定业主的投资能否顺利收回,也成为总承包商能否盈利的关键,可见设计阶段在整个EPC流程成本管理中至关重要。
1)严格按照合同金额设计限额
在EPC项目设计工作中,要严格按照合同额进行限额设计,严格控制技术和施工图纸的不合理变更,确保不超过总投资额。
设计方应根据签订的合同金额控制初步设计,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总预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同时各专业应在确保实现功能使用的前提下,按照拨付的投资额度控制设计。
2)注重设计方案的比较
设计负责人应向专业设计人员和技术经济人员讲解合同金额的组成,对设备选型、工艺流程、总图布置、施工方案等进行反复比较。
将合同额分解为专业限额,分配给专业技术人员,分块进行限额设计,同时技术经济人员将收到各阶段设计的计算和审查结果。
一旦发现超出限额,必须及时修改设计,确保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在合同总价之内。
同时在设计阶段运用价值工程进行工程造价优化,将工程的功能和成本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而不是片面的认为工程成本越低越好。
通过价值工程选择设计方案,有利于优化设计,节省投资,提高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做好设计阶段与其他阶段的衔接
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与采购阶段、施工阶段紧密相关。
在采购阶段之前,设计部门必须提供详细的设备、材料采购清单及进度要求;在采购过程中,采购部门组织的设备招标需要专业的设计工程师参与评标,并对采购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专业建议;在签订采购合同之后,设计部门必须配合采购部门与供应商确认设备型号、规格,甚至参与后续的设备监理工作。
在施工阶段前,设计部门不仅要提供详细的施工图纸,而且还要提供施工所需的材料量清单、施工技术要求和关键技术方法;在施工过程中,设计部门对出现的问题和特殊情况进行分析解决,并提供设计变更图;施工完成后,设计部门要全程参与竣工工程的质量验收。
总之,设计阶段与采购、施工阶段紧密衔接,如果设计与采购、施工阶段衔接不严甚至出现脱节,就会导致采购、施工工作不充分,甚至造成设计变更而延误工期,难以保证质量,不必要地增加工程成本。
2.采购阶段如何有效控制成本?
对于EPC总承包项目来说,采购阶段占合同成本的比例高达50-70%。日本教授西泽修曾说,采购是一个项目的“第三大利润来源”,因此降低采购阶段的成本是控制项目成本的关键。
1)重视供应商评审,建立合格设备供应商数据库
供应商的选择有助于优化整个供应链的成本,对于EPC项目来说,机电设备的价值约占投资的15%,因此设备供应商的选择对于总承包商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
污水处理项目中存在大量的专用设备、非标设备,甚至有专门针对设计的处理工艺要求的设备,因此对供应商的要求更加严格,需要通过专业的评估来确定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是否能满足设计要求。
2)建立高效的采购流程
高效的采购流程包括完善的采购计划、询价提醒、快捷的信息反馈渠道和流程清晰的招标机制。
采购计划方面,需要将主要工艺设备按照适用工艺、规格型号、处理能力等参数进行分类,然后会同采购团队制定。
采购流程的优化除了可以保证采购预算对采购计划起到监督和指导作用外,还可以保证当出现预算外采购时间时,采购计划能够快速得到审核和下达,减少中间冗余成本,保证采购物资的数量和进度满足施工要求。
3)采购及施工协调管理
采购部门必须监控施工进度和材料库存状况,以便相应地调整采购计划并采购设备、材料和耗材。
如果采购部门与施工部门之间协调沟通出现障碍,就可能导致停工等料、施工现场材料管理的浪费,甚至某一台设备的进场时间协调不一致,造成配套管线、设备基础安装的延误。
这不仅不利于保证施工进度,而且还浪费项目资源,相反,采购与施工的配合,更有利于经济地批量采购,降低原材料成本和采购费用。
3、施工阶段如何有效控制成本?
污水处理EPC项目建设阶段较长,专业性要求较高,且每个阶段的潜在问题都会在建设过程中暴露出来。
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工作主要是对施工过程中所需材料采购进行核算和审核,同时需要合理配置施工中消耗的各类资源,并对分包商合同结算等方面进行有效控制。
1)加强对分包商的管理
在污水处理项目中,为了保证进度、合理转移分包风险,总承包商会选择将部分工程进行分包。
需要注意的是,在与不同的分包单位、材料供应商等签订合同时,合同条款的遗漏、合同表述不当等,都可能引发合同纠纷和索赔。
因此,在施工分包管理中,首先要保证合同的严谨性,尽量将工作重点放在“如何降低或规避风险(可以通过合同条款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上;其次,要根据合同的内容和范围,明确划分并落实到每一个分包单位,避免出现因总分包合同范围与总分包合同范围不匹配,导致争议界面无人执行的情况。
2)加强施工组织设计,合理配置资源
建设阶段是涉及人员最多的阶段,是将项目从蓝图转化为实体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材料和机械,资金投入也达到顶峰。
当同一单位工程中存在多个不同的分包工程,多个分包单位同时施工时,施工界面较多,不仅影响工作效率,也导致总承包的管理成本增加,另外脚手架、起重设备等措施的重复搭建和拆除也产生了费用,也是一种资源浪费。
因此需要结合工程进度计划合理配置资源,避免因工龄闲置、周转材料利用率低、施工人员组织混乱、材料设备保管不善、工作效率低下等原因造成的成本增加。
3)提高项目经理的意识,明确成本控制因素
在施工阶段,项目经理必须具备成本意识,讲解前期合同分析的结果,找出影响成本控制的因素(如工期成本、质量成本等),哪些是需要重点预防和控制的。还必须定期对项目成本进行动态调整和预测,并与目标成本进行实时对比,如果出现负偏差,立即采取措施纠正。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试运行作为EPC项目的最后阶段,所产生的费用由总承包商承担,也是项目总造价的一部分。
但此阶段对总成本影响不大,主要成本为调试期间污水处理过程中发生的所有费用总和。
如何识别设计-采购-施工各个阶段的风险?
对于业主而言,EPC项目具有投标成本低、管理简单、责任明确等优势;但对于总承包商而言,由于业主的风险被转移,其承担的风险(获得更多的收益)更大。
一旦总包商缺乏风险识别能力,管理水平不够高,就会对整个项目的成本管理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水处理企业若想实现项目利润最大化,除了提升成本控制能力外,还需要精准识别各类EPC项目。
1.水处理EPC项目的设计风险
1)与业主相关的设计风险
◎ 业主对工期要求过紧,单方面追求进度,导致设计质量下降。
◎ 业主提供的基础资料不及时、不准确,导致设计进度延误。
◎ 业主对设计干预过多,向设计部门要求设计变更,无论合理与否,都会影响设计进度。
2)总承包商本身的设计风险
◎ 污水处理工程工艺基础主要是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工艺过程及中小试验的数据支持和验证,基础的充分性直接影响设计质量。
◎ 设计阶段需要各专业之间的配合,总体方案、各专业方案的评审是否到位,专业间交换条件的准确性、及时性等都会直接影响到项目的设计进度和质量。
◎ 设计管理不善,设计经理能力不足。设计过程中,项目经理没有协调好各专业之间的关系;没有督促检查各专业是否严格执行设计质量保证体系;没有做好设计更改管理、数据控制和文档管理等。
2.水处理EPC项目的采购风险
1)外部因素引发的采购风险
◎ 价格风险。项目采购中,分包商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在招标前相互串通,故意抬高价格,给总承包商造成损失。另外,由于市场选择性有限,有些采购品可能只能通过定向招标获得,这也将给总承包商带来较大的采购风险。
◎ 质量风险。在工程采购过程中,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低价中标的市场规则,有可能出现分包商提供的产品与投标不一致,以次充好,使产品质量达不到要求,给总承包商带来严重的质量风险。
◎合同风险。由于市场环境复杂多变,分包合同变更现象较为突出。由于外部客观资源的变化,导致原分包商履行合同的条件发生重大变化,产生合同变更甚至合同终止等风险。
2)内部因素引发的采购风险
◎ 采购计划风险。采购部门及相关使用部门的计划不合理、不完整甚至错误,导致采购实施方案里的资源不能保质保量地获取,影响整个项目的实施。
◎采购的合同执行风险。在项目合同执行过程中,最大的风险是项目合同已经到期,但双方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工作,导致合同无法解除而产生合同纠纷;其次,虽然已经执行了各类采购合同,但是由于总包方与业主方在最终项目结算或者审核过程中出现偏差,导致采购风险不能很好的转嫁,从而产生项目风险。
◎ 采购验收风险。由于分包商的人为因素,造成采购物料的规格、品种、质量等方面不符合合同条款的要求,采购经理在工厂审查或现场验收时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造成产品验收的风险。
3.水处理EPC项目施工风险
1)成本风险
◎ 成本预测不准确,导致成本超支;
◎ 成本控制不到位或者浪费导致成本增加;
◎ 业主资金不足或计量费延迟缴纳,造成营运资金不足;
◎ 项目经理管理水平低,导致成本超支;
◎ 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 严重通货膨胀或其他重大不利经济政策;
◎ 工程延误导致现场费用增加。
2)项目进度风险
◎ 业主进度款未能到位或测量款延迟,造成工程停工或怠工;
◎ 时间安排不合理或流程安排不合理;
◎ 施工措施或施工计划不合理,造成停工、返工、工期延误;
◎ 项目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低,缺乏与业主、监理沟通协调能力,导致阻力加大、工期拖慢;
◎ 由于分包商或劳务队伍原因造成工程延误;
◎污水处理项目是整体工程中相对独立的单元,与整体施工进度配合不合理也是导致进度拖延的重要因素;
◎ 雨季施工、不良地质条件等自然灾害因素。
3)各阶段质量风险
◎ 原材料或试件不符合试验要求,不能通过验收;
◎ 施工措施、施工方案不合理,引发质量事故;
◎ 水池施工时防渗、防腐措施不到位,造成水池质量事故;
◎ 对分包工程的质量问题承担连带责任;
◎ 施工机械不符合施工要求;
◎ 污水处理厂生化系统调试过程中,菌种培养过程中温度、营养物选择及添加不合理,导致无法调试等质量事故。
4)项目安全风险
◎承包方在施工前未向分包方进行施工安全宣讲,造成风险的,承包方对分包工程的安全事故承担连带责任;
◎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强,专职安全员水平低或管理不到位;
◎ 对建设范围内的建(构)筑物保护或者监测不力;
◎ 未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机械设备;
◎ 缺乏安全防护措施或安全防护不合理、违章指挥、不按照安全规定进行施工。
结论
与传统建设项目相比,EPC项目大多采用固定总价计价模式,由于其涵盖了项目建设过程中多个阶段的承包,影响成本增加的因素较多,实际成本超过合同价的概率大大增加。
因此需要分析影响EPC项目成本控制的风险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以保证进度、质量、安全等各项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保证项目合理利润目标的实现。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水处理EPC项目一般规模较大,且EPC建成后政府需自行或委托第三方进行运营维护,因此该类项目对地方财力要求较高,需要地方政府拥有充足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