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既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现阶段如何制定符合农村实际的环境标准?如何因地制宜选择治理模式?如何制定切实可行的长效管护机制?如何统筹协同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举办第40期农经观察,与会专家和基层代表围绕“农村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统筹推进新对策”的主题进行交流研讨。
制定符合农村实际的标准体系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使之既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也有别于我国城镇地区。如何建设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乡村特征的和美乡村?与会者认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能照搬城市的标准体系,要制定符合我国农村实际的人居环境整治标准。
“目前,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标准体系不健全,还存在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标准缺乏、生活污水排放标准不适宜等问题。”农业农村部环保科研监测所所长熊明民研究员表示。在他看来,需对不符合农村实际的标准进行修订,进一步完善技术标准体系,让环境整治工作有标可依。
“不少省份目前都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制定了规范和地方排放标准,但总体看来,地方排放标准较少与农业发展相结合。由于设计时参考城市污水有关参数,导致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规模偏大。”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张亚雷教授对农村环境整治标准也持相同看法。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李季教授从排放源的角度观察到:农村生活污水全部需要达到灌溉水标准再还田,成本比较高。他建议,从源头建立污水是否用于还田的具体标准,明确哪些农用或生活污水可以经过处理用于还田,从而降低处理成本。
对于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标准,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汪诚文教授也建议要建立一个适用于农业回用或者农村生活杂用的污水处理标准,解决目前农村污水回用和资源化利用程度较低的问题。
研发因地制宜的技术模式
吉林省环境保护与农村能源管理总站副站长张庆贺在会上谈到,吉林地处高寒地区,农村供水和污水处理基础设施薄弱,水厕推广的效果很不理想。他呼吁示范推广适宜的改厕模式和粪污综合利用模式,尤其是符合东北高寒气候特点的简单适用、成本适中、技术成熟的适配水厕模式和旱厕模式。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农村资源环境禀赋、气候条件、经济社会背景存在显著差异。与会者认为,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不能以少数几种技术模式和工程标准对复杂的农村人居环境进行统一整治,既不符合发展规律,也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考虑自然和社会经济背景,科学论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技术和产品的针对性及适用性,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实际、方式多样的技术模式。
“要加强科技攻关、加大科技投入,设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补齐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短板。”熊明民认为,在技术层面主要是针对高海拔、干旱、寒冷地区的瓶颈问题,要加快研发低成本、易操作、少维护、轻简化的就地处理技术。在模式上要集成一批适宜不同地理气候、不同经济条件、不同居住特点的、可复制的人居环境整治样板。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陈冠益教授也表示,我国农村地域辽阔、东中西部经济水平差距大等因素都影响农村垃圾的成分、数量。他建议,不能照搬城市经验,要开发适合农村特点的垃圾收运体系,使前端分类和后续的资源化就地利用相匹配。“还要研发新型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技术装备,包括分类驿站、智能回收设备和小型就地处理设备等。”陈冠益说。
关于农村废弃物就地资源化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赵立欣研究员也持相同观点,她指出“秸秆、尾菜、人畜粪污、有机生活垃圾等均含有机质和养分,特性互补,通过合理配比可提高处理效率,协同处理具有可行性,可经好氧或厌氧发酵、炭化后,就地就近还田利用。”陈冠益教授对此特别强调,建立适合农村就地资源化利用的标准与政策,也十分迫切与必要。
张亚雷则关注技术组合方向的探索。他认为,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模式中,不管是生物处理或是生态处理,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对技术工艺进行组合模式的探索,既能达到就地资源化或排放的标准,又能降低成本。
农业农村部农业社会事业促进司公共基础设施促进处处长吴江提出,无论是处理技术还是应用产品,都应该符合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他认为,农村人居环境的相关技术应简单易操作,技术产品必须耐用易于维护,研发的技术产品要成本适中,让农村建得起、用得起。
探索符合实际的管理方式
巩固人居环境治理成果,不仅要切实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还要因地制宜建立健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长效机制,激发村庄和农户的内生动力。
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张合成认为,要从农民实际需求出发,综合利用政策工具、市场手段等,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服务和管理,建立健全人居环境管护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以前我们的资金多数用在农业农村环境整治的设施设备建设上,下一步应该从建向管转移。”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站长严东权建议,资金、政策要从重视前端建设向后端管理使用转移,不仅要建好,还要管好用好,要让设施设备能够持续发挥作用。
中铁建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素清从工程建设的角度建议,要构建全面长效的工作机制,使系统性规定逐步向常态化管理演变,避免突击式管理带来的整治反弹。
李季表示,一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设施在村里面属于公共设施,建议要形成“专人专管”的管理制度。陈冠益还建议,要让政府、社会、农民多元化地参与长效管护,并且要通过不同的制度设计保证农民能够充分参与管理。
熊明民则提出还要建立一套监测评价体系。“目前,农村人居环境监测与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熊明民建议,要建立系统性、全局性、规范性和长期性的人居环境监测和评价体系,通过科学且可量化的手段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管理。
赵立欣则建议系统开展秸秆、人畜粪污等废弃物处理、还田利用、养分管理、土壤有机质变化等全链条定位监测与评估,研究农业废弃物减排利用核算的方法,并建立减污降碳核算、认证的方法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所长吴文斌研究员还表示,要强化数字信息技术在精准评价当中的应用。“比如通过遥感识别等技术,迅速掌握一个区域的整体情况。”吴文斌说。
建立汇聚各方力量的统筹机制
“县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涉及面广、牵扯部门多。农村垃圾、污水、人畜粪污等分部门治理,难以形成统一规划,项目、资金难以形成合力,难以集中力量办好事、办成大事。”湖北省咸丰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官明亚说出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的共性问题。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看似是单项工作,但涉及面广,需要政策配套、机制创新,需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与会者认为,需要将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结合起来,做到“统”有章法、“分”有活力,切实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切不可有松松劲、歇歇脚的心态。”张合成说。他强调,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强机构建设,在规划、资金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形成各部门之间的合力。
不同环境问题要统筹协同处理也成为与会专家共同关注的重点。“希望可以大力推进农村厕所粪污和生活污水协同资源化处理模式,解决各自为战的现状。”张亚雷表示。“农村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厕污等废弃物的处理,缺乏统筹的处理规划,组织管理没有形成合力。”赵立欣建议要强化部门联动,完善支持政策,统筹人居环境、种植、畜牧、农机、农村能源等方面的资源和力量,整合项目资金;研发农村废弃物多原料协同处理、轻简化高效循环利用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协同处理样板,培育专业服务队伍,在不同地区建设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协同处理工程典型。
贵州省雷山县郎德镇南猛村第一书记蔡孟阳在会上分享了他们如何协调农户、村干部和以乡镇一级领导为代表的政府部门的经验。他介绍,要明晰人居环境整治中使用者、建设者、出资者之间的权责利。他建议将政府统一建设和农户分头建设相结合,并在建设过程中先聚民心再聚资金、先建规划再立规划、先定管护机制再建工程,从而保证所见与所需的统一、成本与效率的统一、建设和管护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