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近1800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着1000多条内河涌。出人意料,水资源如此丰沛的广东省中山市却因此背上了沉重的水污染包袱。中央生态环保督察10月26日通报说,今年第二季度,中山市1028条内河涌中,近半数未达到水质目标,属于劣Ⅴ类。
究竟是什么原因令中山市如此不堪水污染重负?从今年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以下简称督察组)对广东省所进行的第二轮督察中不难找到答案。
今年9月,督察组副组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带队到中山市下沉督察,督察组走过的河涌几乎条条都是黑臭。或许是面临的水污染治理压力过于大,《法治日报》记者在随督察组下沉督察时看到,中山市火炬开发区竟然当着督察组的面,动用5台大型吸污车抽取沙边涌里的黑臭污水。
而当地一些官员在介绍情况时却避重就轻,甚至看不出问题在哪儿。“为什么督察组能看到的地方上却看不到?”广东省政府有关负责人在提问中山市的同时,更是明确要求中山市“不能把历史问题再留给历史。”
逾千条内河涌近半数劣Ⅴ类
地处珠江三角洲的中山市,既是冲积平原又是岭南水乡,辖区内河网密布,老百姓多是依河而居。
9月8日一早,翟青带队的督察组来到中山市大涌镇,查看青岗涌的水质。尽管前期排查已经发现中山市水污染防治短板明显。但是,眼前的墨汁色的河水还是令督察组多多少少有些意外。顶着烈日,督察组从青岗涌来到同样位于大涌镇的基伟涌,又是一条黑臭水体。住家门口正对着基伟涌的一户人家的妇女告诉督察组,她们在这条河边已经住了8年之久,河水一直很臭。
在火炬开发区,督察组沿着沙边涌的一侧走了一百多米,不仅河水黑臭,而且周边垃圾遍地。此后,督察组又查看了濠头涌、白庙涌等多条河涌。从大涌镇的青岗涌、基伟涌到火炬开发区的沙边涌、濠头涌、白庙涌,“酱油色、臭味明显,几乎没有一条好水。”一位督察人员指出,这些河涌无论是嗅觉还是视觉都到了说不过去的程度。
更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完全不回避督察组,9月8日下午,当督察组到中山市火炬开发区现场检查时,5辆大型吸污车正在从沙边涌里抽取已经发黑发臭的污水。《法治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5辆大型吸污车在沙边涌马路边排成一排,吸污车巨大的轰鸣声引来路人不停地观望。现场施工人员告诉督察组,属于小隐涌流域的沙边涌接纳了大量直排生活污水,已经发黑发臭。目前,他们受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委托,正在对沙边涌进行治理。
图为停靠在路边的大型吸污车 郄建荣摄
图为大型吸污车正在抽取沙边涌里的黑臭污水 郄建荣摄
督察组通过现场调查发现,中山市中心城区和大涌镇等8个镇街的水体整治工作涉及158条内河涌。按照计划2020年12月前,这158条河滩应该完成整治,但到2020年12月仅16条河涌完成整治。截至今年9月督察组进驻期间,134条河涌仍在整治,8条尚未进场施工。显然,中山市中心城区和大涌镇等8个镇街的治污计划大部分落空。
图为督察组现场看到的黑臭水体 郄建荣摄
不仅如此,截至今年9月第二轮督察进驻期间,中山市其他16个镇街(含开发区)需要整治的938条河涌,只有127条进场施工,占比仅为13.5%。其中,小隐涌流域综合整治工程早在2018年8月就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同意立项建设,但督察组进驻时仅完成勘察工作,流域内30条主要河涌中仍有24条为劣Ⅴ类,有些河涌己到严重黑臭程度。
督察组透露,今年1月至7月,中山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仅为45%,每天大量污水直排。2021年第二季度,中山市开展监测的1028条内河涌中,劣Ⅴ类内河涌达到459条,占比44.6%;划定了水环境功能区的254条内河涌中,未达到水质目标的126条,占比49.6%。
污水处理厂存在清水进清水出现象
督察组通过在中山市的现场检查、调研发现,中山市污水收集管网建设缓慢是造成中山市生活污水直排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中山市测算,全市生活污水收集管网缺口高达1575公里。其中,火炬开发区、东凤镇、坦洲镇和三乡镇生活污水管网缺口分别达到282公里、131公里、144公里和134公里。一方面污水收集管网缺口巨大,另一方面,由于维护管理不及时,污水管网淤塞、破损、错接、漏接又非常严重。
督察组在中山市下沉督察期间,除了查看多条河涌的水质情况外,还专门到中山市污水处理厂调查。督察组调查发现,由于污水收集管网严重缺失,一些污水处理厂不仅“吃不饱”,而且还有污水处理厂存在“清水进清水出”现象。
图为督察组在中山市现场调查 郄建荣摄
督察组指出,中山市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和进水浓度“双低”现象普遍存在。
据督察组调查,2021年上半年,中山市22家生活污水处理厂中有7家运行负荷低于60%,9家进水化学需氧量浓度低于120毫克/升,10家进水生化需氧量浓度低于60毫克/升,远低于设计进水浓度。
“进水浓度低于60毫克/升,实际上进的就跟清水差不多。”督察组一位成员告诉《法治日报》记者,如此低浓度的“废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后几乎不用处理就可以达标排放了。在中山市,一些污水处理厂的有关负责人向督察组交底说:“由于进水浓度太低,担心水厂里的菌种死亡,污水处理厂不得不外买碳源。”
督察组现场随机抽查发现,中山市多条内河涌污染严重,沿河多个排污口污水直排入河。其中,大涌镇青岗涌、沙溪镇土瓜涌和火炬开发区白庙涌、沙边涌、三涌等5条河涌水体呈现黑臭。监测显示这些河涌的氨氮浓度介于9.49至27.3毫克/升,最高超地表水Ⅲ类标准26.3倍。
督察组说,沙溪镇长期从朗心四渠采取末端截污方式抽取污水至污水处理厂处理,朗心四渠成了“纳污管”,水体重度黑臭,督察组现场调查时异味扑鼻。据督察组介绍,2020年6月以来,沙溪镇虽然开展排污口封堵和管网建设等项工作,但管网排水能力依然不足,在用水高峰时大量污水溢流,朗心四渠水质仍明显黑臭。
水污染治理停留在纸面上
如果说中山市对水污染治理不重视,显然片面。那么,造成中山市水污染治理严重滞后的原因到底在哪呢?从督察组多次暗访及现场调查看,问题的症结在于“重计划轻落实”。
据督察组介绍,早在2018年7月中山市第38次政府常务会议就提出,要全力推进黑臭(未达标)水体整治工作,确保所有项目在2018年1月底全面进入实施阶段。2018年8月中山市委第83次常委会议又提出,要确保实现2020年基本消除中心城区黑臭水体和各镇区劣V类水体目标。
然而,督察组现场督察却发现,2018年下半年至2020年上半年,中山市治水工作推进缓慢,直至2020年下半年才把治水摆上重要位置,开展部署,推进落实。
同时,由于措施不力,部分完成黑臭水体整治工程的河涌治理成效不稳定。据督察组介绍,2021年7月督察组前期暗查发现,2020年6月已经完成黑臭水体整治工程的石岐街道大滘涌、莲兴涌水体呈黑色,有明显异味,莲兴涌明暗渠交界处氨氮浓度高达18.6毫克/升,属于重度黑臭。今年9月,督察组现场查出,大滘涌、莲兴涌依靠涨落潮水体交换和从石岐河补水才能实现水质感观改善。
“涨潮时河水好看,退潮时没法看。” 督察组指出,类似大滘涌、莲兴涌的问题在中山市非常突出。
中山市是我国最早启动改革开放的城市之一,与东莞市、南海市(今佛山市南海区)和顺德市(今佛山市顺德区)一起,被称之为“广东四小虎”。
虽然中山市经济上属于“广东四小虎”,但是,“城市污水管网建设远远低于广东省的平均水平。”翟青指出,中山市水污染治理短板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郄建荣
来源|法治日报
编辑|王芳 刘丹 罗琪
有你的“点赞”“在看”
法报君会更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