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文/王凯迪
素有“三山夹两盆”之称的新疆,从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成立开始,就逐渐成为中华帝国的重要领土。然而,这一片相当于内地数省之和的庞大领土,在历史上更多是归属于今天蒙古高原兴起的漠北政权。新疆的历史,实际上是中央政权与漠北政权对西域主导权的争夺史。
天然的空隙
新疆的地形从南至北,依次为昆仑山脉、塔里木盆地、天山山脉、准噶尔盆地与阿尔泰山。其中阿尔泰山一般被认为是漠北与西域的天然分界线。不过,阿尔泰山的高峻山峰最主要集中于今天新疆阿勒泰地区与蒙古科布多省之间,山脉南段则多是低矮的山丘,且多有孔道可以穿越。因此,来自漠北的骑兵可以从鄂尔浑河向西直接深入北疆,而吐鲁番与哈密所处的盆地北方的天山山脉东端同样较西段低矮,这就使漠北势力可以轻松深入南疆盆地,如入无人之境。古代历史上的匈奴、鲜卑、高车、突厥、回纥、契丹乃至蒙古都是沿着这样的路线控制西域之地。
武力的优势
公元前一千纪印欧人种的东迁浪潮之后,天山南北的大小绿洲上便形成了与斯基泰人有密切关系的吐火罗语诸国,当时的西域主要分为讲吐火罗A(焉耆语)、吐火罗B(龟兹语)两个部落族群,并逐渐形成了后世张骞所见的“西域三十六国”(城郭诸国)。这些人建立的国家依存于河流与绿洲,形成了与中原类似的农业与定居畜牧业,这种定居生活方式下的居民自然不善战斗,性格柔弱,因而面对北方的少数民族骑兵无力抗衡,再加上这些绿洲国家的分布相对分散,更加容易为漠北政权各个击破后进行奴役。
西域地区的地理环境与社会民风,导致当地长时间为漠北政权所占据。
参考文献:1.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