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2011年,云南金安桥水电站落地,这是李河君带着一万多人的团队,在山沟沟里挥了8年铁锹的成果。
落地之时,金安桥水电站也成为全球最大的民营水电站,每年可以给李河君带来36亿左右的收益。
李河君手握“印钞机”仍不满足,他早在谋划光伏薄膜发电领域,通过一番资本运作,将汉能打造成了全球光伏薄膜发电第一股,而他靠着1600亿的身家跻身中国首富。
首富到首负之间的距离,只有20分钟。2015年,在港交所上市的汉能薄膜发电的股价遭到血洗,20分钟蒸发了百亿市值,李河君的身家也瞬间缩水接近千亿。
从这之后,汉能系开始走向下坡路,而李河君为了挽救大厦,不惜“PPT造车”,向1.5万员工强推债券,还拖欠员工工资,至今,李河君已经成为了失信人70多次,被执行资产达到百亿。
李河君,是“狂人”,还是“疯子”、“赌徒”?
一、
李河君是广东河源人,也是村里能够到北京上大学的能人,彼时他一路攻读,在研究生期间,因为导师的离世,遂产生了辍学经商的想法。
他去向大学老师借钱,老师借给了他5万块,有了启动资金,李河君大胆到中关村做生意,这期间他卖过电子产品、玩具、矿泉水,总之就是什么好赚卖什么,而这几年间,李河君的财富也滚雪球般的增长,从5万块疯长到了7、8千万。
拿着这笔钱李河君可以回乡当富家翁,可他仍在寻找生意路,一个大学同学告诉他可以通过资本运作,在股市市场坐庄,但前提是你要有资产。
于是李河君四处寻找优质资产,那会儿是小水电站的投资热潮,他就介入这个行业进行调研,最后发现做水电站比坐庄好赚,放弃了同学的建议,转身投入到水电站的建设中。
李河君回到河源老乡,第一次出手阔绰,花了1000多万元买下了东江的小水电站,这座水电站一年可以给他带回230万的收益,只需要5年就可以把本金收回。
俗话说闷声发大财,但李河君满嘴跑火车,向外界透露了这个行业赚钱,并且自己还敲锣打鼓在东江再建了两座水电站。
到了这时候,李河君再也不满足在小江小溪里玩耍了,他四处在全国寻找投资项目,恰好2001年云南金安桥计划建设8个百万级千瓦水电站,李河君拿下了其中六个项目,总投资需要750亿。
小资金想要撬动大项目,何其难也,外界知道了李河君的做法,纷纷都说他是“疯子”。
在建设的这几年,李河君可是遭罪了,年年月月日日待在山沟里,不是给施工进度发愁,就是为了资金窟窿发愁,最难的时候,葛洲坝发电站向李河君伸出橄榄枝,溢价收购金安桥项目。
但李河君已经尝到了甜头,根本就不会轻易放手,对于那有诱惑力的收购价,他一一回绝,继续埋头苦干。
10年后,金安桥水电站建成,李河君的手头上有了大量“现金流”,加上汉能集团散落各地的水电站,汉能集团一年就有73亿的收益。
而“疯子”李河君,用10年时间谱写了他的传奇,可把他送上中国首富宝座的,是另外一个传奇。
二、
水电站发电是清洁能源。在金安桥水电站还未竣工的一年前,李河君就看中了光伏发电,利用太阳能发电,更清洁,成本也更低。
光伏发电产业是有周期性的,2009年正值市场低迷,多晶硅技术的发展告一段落,可光伏发电技术是有分类的,有晶硅技术也有薄膜技术,按照当时的判断,李河君挑了光伏薄膜作为发展方向。
这个行业是百亿级别的重资产行业,需要投资建厂,李河君的如意算盘打得好,汉能出资三分之一,政府出资三分之一,银行出资三分之一,三方合作,汉能就能成为这个行业新大哥。
他回到河源老家寻求合作,动辄上亿的投资且看不到短期效益,没有谁会像“疯子”李河君不惜血本,于是河源与汉能曲线合作:“要钱没有,要地就有。”
另一边,李河君组织科研团队,到高校里搜罗到百位专业人才,日夜攻克光伏薄膜技术,到了2009年,李河君在家乡河源建了光伏薄膜发电厂。
接下来的三年,汉能先后在四川、海南、浙江等地方建设基地,产能达到了3GW,相当于8座金沙桥水电站的产能。
不过需要注意,产能跟产量是两回事,李河君坚信光伏薄膜发电的转化率可以达到30%,若真能达到,这算是当时的最高水平,隆基的最新单晶硅技术,转化率才达到了25%左右。
李河君曾说过:“做事情,最重要的是有没有人信,有人信你就会成功。”
就算外界不信,李河君他相信了自己,之后,李河君在全球并购同行,进一步拓宽汉能系,到了2014年12月,汉能薄膜发电在港交所上市。
抬头之日,汉能就受到追捧,在往后的五个月一路走高,市值达到了3009亿,超过了李嘉诚的长江系,一把坐稳了全球光伏第一股。
三、
2015年5月20日,汉能集团正准备股东大会,一场由海外做空机构策划的血洗行动开始了。
当天的10点15分,汉能薄膜发电的股价突然雪崩式下跌,20分钟后大跌47%,随即停牌。李河君手持超80%的股权,他的身家也蒸发三分之二,从1600亿蒸发到600亿。
因为汉能的高层那会儿在开大会,所以没有及时凑齐资金进行护盘,就这么让做空机构大赚一笔。
事后,相关机构回应:“汉能就应该被做空。”他们给出的理由是:汉能不配拥有这么高位股价;汉能的股价和财务数据都遭到操纵;汉能的实力与地位不符合。
为什么?
汉能的市值太高了,里面的泡沫太多,有不少人提出质疑,因为比汉能起步太早的光伏薄膜公司,市值仅有汉能的六分之一。
而且汉能的薄膜发电交易,大部分是左手倒右手,倒来倒去都是汉能系的子公司,关联交易太频繁了。
李河君回应质疑说:“这么做是为了扶持光伏薄膜发电。以后会减小这种交易。”
或许是这样交易模式,加上在金融市场上的顺风顺水,汉能才会成为做空机构的猎物之一。
但从这之后,汉能开始加速坠落。这些重资产投资,前期都需要大额资金注入,就算李河君手握优质资产,那也无事于补。
为了继续维持盘子,李河君开始拆东墙补西墙,左右腾挪,也新造出了一个概念,移动能源,就是要做太阳能电动汽车。PPT式造车,往往就是在发布会之后,再也没有然后。
那时的汉能已经是一个雷,没有金融机构愿意去触碰它,左右融资无果的汉能,开始向1.5万员工下手,强制性购买债券,不买就走人。
据当时爆出来的录音透出了汉能的无情和狡黠。
“汉能已经做好了5000人离职的准备。”
“不要有观望态度,如果持有观望态度就可以离职了。”
总之就是一句话:你不买,就走人;你没钱?排队办贷款吧。
这种“强买强卖”的行为不仅撕开了汉能最后一块遮羞布,也将汉能的信誉打入谷底。
历史总是相似的,今日的恒大,就是昔日的汉能,从被做空开始,再到四处暴雷,最后楼塌得一干二净,连点尘埃都飞扬不起来。
当初那个到处卖梦想的狂人李河君,面临如此困局也束手无策,他也只能眼睁睁看着汉能总部被拆,自己成为多次失信人,承认那百亿债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