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核能是一种高效、清洁、可持续的能源,但也带来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核废料。核废料是指在核燃料生产、加工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放射性的废物,它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极大,需要妥善处理和处置。
不同国家对核废料的处理方式和标准各不相同,有的采取深地质处置,有的采取后处理回收,有的甚至采取排放入海。那么中国每年产3500吨核废料,日本向太平洋排放,我国又如何处理的呢?
一、中国的核废料产量和分类
中国目前在运的核电机组有55台,装机容量达到5553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4177.86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的5.2%。此外,还有21台机组在建,预计到2025年,中国的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8000万千瓦,年发电量将超过6000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的7.5%。
核废料按照放射性水平和半衰期的不同,一般分为高放废物、中放废物和低放废物三类。高放废物主要是指乏燃料,它的放射性强,半衰期长,需要长期隔离和安全处置。中放废物主要是指反应堆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放射性物质,如控制棒、过滤器、离子交换树脂等,它的放射性较弱,半衰期较短,需要中期隔离和安全处置。
低放废物主要是指核设施运行和维护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放射性物质,如工具、服装、纸张、擦拭布等,它的放射性很低,半衰期很短,可以通过简单的处理和处置达到安全标准。在中国,高放废物占核废料总量的1%,中放废物占3%,低放废物占96%。
二、日本的核污染水排海计划和影响
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于2021年4月宣布了核污染水排海的决定,联合国人权高专办、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海洋委员会等国际组织也对日本的排海计划提出了质疑和监督的要求。
然而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却置若罔闻,不顾国内外的反对和抗议,于2023年8月24日正式启动了核污染水排海的工作,这无疑是对国际社会的挑衅和对人类未来的背叛。
三、中国的核废料处理方式和标准
对于高放废物,中国目前采取的是“后处理回收”的方式,即将乏燃料经过化学分离,回收其中的可再利用的核素,如铀、钚等,将其再次用于核燃料的制备,从而减少核废料的数量和危害。同时将分离后的高放废物进行固化处理,制成玻璃或陶瓷等形式,然后储存在专门的贮存设施中,等待最终的深地质处置。
深地质处置是指将高放废物固化体埋入地下300米至1000米的稳定的岩层中,利用多层的隔离屏障,防止放射性物质的泄漏和扩散,保证人类和环境的安全。
对于中放废物,中国目前采取的是“浅地层处置”的方式,即将中放废物经过固化或稳定化处理,装入钢筋混凝土或钢质的容器中,然后埋入地下5米至50米的浅地层中,利用土壤和容器的隔离作用,防止放射性物质的泄漏和扩散,保证人类和环境的安全。
中国已经建成了多个中放废物处置库,如北京、上海、广东、四川等地的处置库,总容量达到10万立方米,能够满足当前的处置需求。
对于低放废物,中国目前采取的是“处理与处置”的方式,即将低放废物经过压缩、焚烧、固化等处理,降低其体积和放射性,然后装入钢桶或塑料袋中,送入专门的贮存或处置设施中,利用工程和自然的隔离作用,防止放射性物质的泄漏和扩散,保证人类和环境的安全。
中国已经建成了多个低放废物贮存或处置设施,如青海、甘肃、新疆等地的贮存设施,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处置设施,总容量达到100万立方米,能够满足当前的贮存或处置需求。
结语
日本的核污染水排海计划,是一种不负责任、不道德、不合法的行为,不仅对自己的国民和环境造成了隐患,也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乃至全球的海洋生态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和影响。
中国的核废料处理和处置,是一种负责任、科学、可持续的方式,不仅保障了自己的核能发展和核安全,也尊重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利益和意愿,为全球的核能合作和核安全治理,做出了积极的贡献。